近日,由公司承建的协鑫汇东LNG接收站项目LNG储罐外罐工程全部完工,进入设备安装及调试阶段。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洋口港经济开发区,也被称为“国家级能源岛”,是国内首个集接卸储存、气液外输、装船转运多业务、多功能于一体的LNG接收站项目。 建成投运后,年处理能力可达350万吨,折合气态天然气约40亿立方米,可有效增强江苏省天然气应急调峰和保障能力,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结构,对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落地实施有重要意义。

工艺革新 微米级精度打造超级基座
LNG储罐作为接收站核心设施,对土建施工要求极为严苛。项目团队以质量管控为核心,严抓过程管理,关键施工环节采取多项创新工艺,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标高创新应用调节支座与镀锌钢管组合工法,基础混凝土浇灌前焊接钢筋短头实现±0.000标高精准控制。

面对直径近百米的巨型混凝土基座,采用5米长定制铝尺刮平并多次紧面,初凝后磨平混凝土提浆收面前,配置专人复测混凝土标高面,确保表面整体平整度达到毫米级别。针对13A环梁渗漏顽疾,项目团队打破内侧模板常规施工工艺,采用钢衬板代替木模板,使内衬板能够与混凝土面形成整体,确保内衬钢板安装质量,开创低温储罐防渗施工新范式。 为提高整体观感质量,筒体混凝土施工缝处创新采用定制海绵条和薄膜布粘贴“双重”措施,结构施工全过程实行“三检制”,确保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合格率达100%。
分仓智控 高效统筹打破工期纪录 在承台浇筑阶段,项目团队采用新技术,将传统钢管脚手架优化为承插式盘扣架,简化搭设流程,缩短施工时间,节约整体工期11天。通过“跳仓法”混凝土施工,将承台分为5个区域,先浇筑中心区域,再交错浇筑外圈4个区,确保间隔时间超过7天,精准防治大体积混凝土收缩裂缝。钢筋绑扎顺序从中心区向四周进行,同步缩减工期10天。

墙体施工过程中,为控制关键工期节点,减少工作面及人员闲置,项目团队采用双罐同时施工方法,合理安排钢筋、波纹管预埋件及模板工序,首层混凝土浇筑仅用18天完成,较行业内以往项目提前7天,创下同类型项目施工速度新纪录。 穹顶施工突破传统分层限制,创新采用“分层分区”工艺,即上下分为2层,下层分为4个区。通过优化工艺,将下层4区优化整体浇筑,减少施工缝处理工作量,工期较计划提前10天。
强协作,攻克重重难关

项目坚持“履约为先,各方共赢”理念,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,纵向建立“总计划-月节点-周目标-日清台账”四级穿透式管控,横向实施“设计优化前置、施工动态纠偏验收标准先行”三阶协同机制,形成立体化管控格局。通过科学组织和精细管理,项目单罐提前6天完成穹顶混凝土浇筑,双罐提前12天实现外罐工程圆满收官。同时与业主、监理单位多方紧密配合,解决施工关键技术问题7项,确保了工程进度按计划推进。 项目建成投运后,将首次在江苏省内实现特大气源天然气供给和LNG接收的完全自主,加速推进洋口港能源岛绿色产业布局,助力长江经济带能源结构转型升级。
|